技術文章
更新時間:2025-10-09
點擊次數:95
—— 從樣品前處理到檢測準確性的關鍵保障
在食品安全檢測流程中,樣品前處理環節往往決定了整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重復性。
無論是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李斯特菌還是霉菌計數,樣品中微生物的均勻分散都是檢測的基礎。
傳統的機械研磨或攪拌方式容易導致污染、分層或細胞破壞,而 拍擊式均質(Paddle Blending) 技術的出現,改變了這一狀況。
拍擊式均質(又稱拍擊混合或袋式均質)是一種無刀片、無污染的樣品均質方法。
樣品與稀釋液被裝入一次性無菌袋中,通過兩塊金屬拍擊板的交替拍打,使樣品在袋內充分分散并釋放微生物。
這一過程實現了:
無交叉污染(樣品與設備不接觸)
微生物完整性保持(不破壞細胞結構)
均一混合(樣品各部位代表性強)
該技術已被寫入國際標準:
?? ISO 6887(食品和動物飼料微生物樣品制備)、
?? ISO 7218(微生物檢測通用要求)
?? FDA BAM(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細菌學分析手冊)
樣品始終密封在一次性無菌均質袋中,避免設備與樣品直接接觸。
適合微生物、病毒或潛在污染物樣品操作,符合 BSL-2 實驗室要求。
拍擊過程溫和,不破壞微生物細胞壁,可完整釋放菌體至稀釋液中。
對活菌計數、菌群分布分析尤為重要。
拍擊產生的流體擾動使樣品快速分散。無論是肉類、乳制品還是顆粒狀食材,都能獲得均勻的檢測液。
無需刀片、轉子或復雜傳動結構;
僅需清潔外殼與拍擊腔體即可完成日常維護。
配合 Interscience Q-Tight® 密封系統,避免樣液上溢。
拍擊式均質已成為全球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前處理方法。
在中國、歐洲及美國的大型第三方檢測機構(如 SGS、Eurofins、Intertek)中均有廣泛應用。
| 項目 | 拍擊式均質 | 研磨/攪拌均質 |
|---|---|---|
| 樣品接觸 | 不與設備接觸,防污染 | 與刀片直接接觸,易交叉污染 |
| 微生物完整性 | 不破壞細胞壁 | 高速剪切可能導致細胞破裂 |
| 清潔維護 | 簡單,使用一次性袋 | 需拆卸刀頭清洗,時間長 |
| 結果重現性 | 高 | 易受操作影響 |
| 適用標準 | ISO 6887 / FDA BAM | 無明確標準支持 |
?? 乳制品檢測:生牛乳、酸奶、奶粉中菌落總數分析
?? 肉制品與熟食檢測: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群檢測前處理
?? 果蔬及飲料檢測:霉菌、酵母、菌落總數測定
?? 烘焙食品與調味品檢測:復合食品樣品均質提取
?? 藥品與化妝品微生物限度試驗:保持樣品代表性與細胞活性
在眾多拍擊式均質設備中,Interscience BagMixer 400 W 以其高可靠性與出色均質效果,成為全球實驗室的標準機型。
技術亮點:
固定拍擊頻率 8 次/秒,混合均勻可重復
270° 全開門設計,清潔簡易
Q-Tight® 防漏密封系統
不銹鋼結構,終身質保拍擊系統
適配 50–400 mL 各類無菌均質袋